爱游戏app官网入口-爱游戏app手机版官网
《中国文物报》刊发《玉韫·九州》书评
发布日期:2024-03-12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    分享到:

     2月23日出版的《中国文物报》刊发了由刘云辉撰写的书评文章《“玉”你共看“何以中国”》,向读者推荐了总社新书《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

1.jpg

  书评链接:

  全文如下:

“玉”你共看“何以中国”

——评《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

刘云辉

  翻开陕西历史博物馆新近编著出版的《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下简称《玉韫·九州》),笔者不禁欣喜:这是近二十年来少有的、以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之间制作的出土玉器为叙事切入点,集学术研究性、艺术鉴赏性为一体的重磅力作。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深化,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图景愈发清晰。那么,在万年以前,我们的先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从哪个角度可以走进“古国时代”?笔者以为,玉器是非常合适的切入点。

  解读中华民族传承万年文化基因

  新石器时代,在日复一日打磨石头的劳作中,人们偶然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石头:它们更坚韧、致密,也更漂亮,它们无法像普通石头那样被打磨。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勤劳智慧的先民用“它山之石”,加上湿砂,以砂绳、木棒、骨头等工具,经过切割、钻孔、打磨抛光等一系列复杂工序,雕琢出质地温润细腻,光泽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玉器。

  考古工作者迄今已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发现玦、管、环、璧、斧、珠等各类玉器140余件,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器组合。小南山遗址距今9000多年,而其玉器的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这说明玉器开始制作的时间应更早。到了距今8000年左右,兴隆洼查海文化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这不仅意味着,过去的1000多年中,制玉工艺有了发展、进步,更意味着当时社会有了进一步的分工。发现、制作并无实际生产功能而有精神作用的玉器,反映出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不仅发生了技术革命,也意味着观念形态的进步。

  古代先民笃信万物有灵,玉为天地山川之精英,可与天地神灵对话沟通。而制作玉器则需要特殊技能,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制成的器物自然承载着极其珍贵的价值。所以,八九千年前的先民制作的环状玉玦,只能是少数地位特殊的人才能戴在耳上,借由它通灵通神,避除不祥,给人们带来吉祥与平安。制作的斧、凿、匕、刀等工具类的玉器,也并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只在特殊礼仪活动中扮演着特殊角色。

  从距今5500年左右开始,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区的屈家岭文化,陇右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陕西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都已经有了成组玉礼器出现,是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社会复杂化的反映,也是社会进入区域性早期文明国家门槛的标志。

  到了距今4300年左右,由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内部变化等原因,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继衰变,但更大区域范围内,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趋势已然明显,中原地区的文明兼收并蓄,形成了“早期中国”。

  在此过程中,区域文明间大范围、长时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最终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认知,而这些共同认知又规范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的运转秩序,玉器的作用也从“沟通神灵”,慢慢转变为“礼仪万邦”,这些认知和观念我们都可以在玉器上找到线索。

  由此可见,史前玉器在中华文明形成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即使进入了历史时期,玉器仍然在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囿于篇幅,笔者在这里只能简单介绍,但这是《玉韫·九州》“展览巡礼”部分的叙述重点。首先为读者呈现出距今5500年至4300年的古国时代早期,“玉华四方”的图景,即玉器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和传承,在不同时空下的交流与互动。其次,选取古国时代早期的红山、良渚,和距今4300年之后古国时代晚期的陶寺、石峁四个典型遗址,“分析了每个遗址的社会复杂化,以及玉器在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独特、重要的作用”。最后,展现了玉器蕴含的祭天、崇祖、尊王这“礼之三本”。

  展览配套图书的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虽然是“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后简称为“展览”)配套图书,却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图录”。

  展览精选16个省市自治区48家文博单位450件展品,呈现以“九州韫玉山辉水润,华夏文明玉汝于成”的宏大主题。展览入选了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

  传统“图录”是以图为主,目前最常见的做法是将展线上的代表性文物收入书中。而《玉韫·九州》不仅收录了大部分上展文物,而且为了突显主题,还收录了部分因“档期”或其他原因未能参展的相关代表性文物,从而使本图录收录的文物达到340件(组)。同时,对重点文物或细节放大或多角度呈现,多达400余幅的高清文物图片可以弥补线下观展因“距离”“角度”等原因留下的遗憾。

  《玉韫·九州》全书67万余字,由策展人总括性序言、学术专文、展览巡礼、玉器文献目录四部分构成。特别是邀请业内专家撰写学术专文,以拓展读者对史前玉文化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的进一步认识。仅这一部分就有近19万字,这应该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学术专文共6篇,分别对应展览的不同章节,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聚焦中华文明起源,挖掘史前玉器文化深邃内涵,阐述玉器在早期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专文的作者都是研究中国史前玉器的顶级专家,多数长期在一线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对史前玉器的研究认识基本上代表了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有些观点甚至是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刘国祥先生对红山文化玉礼制的探讨,刘斌先生对良渚文化玉器神灵信仰和玉雕艺术的研究,高江涛先生等对陶寺文化早期玉石器的分析,孙周勇先生对石峁文化玉器的解读,邓聪先生等对芦山峁发现的两件玉琮的分析。特别是邓淑苹女士的《曙光中的天人对话——中国玉礼制的史前探源》完全称得上是一篇宏文巨著,她在文中深度且系统地分析了史前玉器在中国传统礼制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奠基作用。

  笔者以为,《玉韫·九州》发挥传统纸媒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全面反映了展览内容,又增加了比展览更深入、细致、详备的相关内容,承担起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功能。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其装帧以及玉器照片的质感也堪称一流。同时,为满足不同读者需求,图书在明显部位还标注了二维码,以链接展览数字展的强大资源。总而言之,这本图录不仅能满足广大读者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认识“早期中国”的需求,也为“中华文明探源”工作深入、持续地开展及成果转化,起到了阶段性总结、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玉文化研究会、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

2.jpg

编辑/李宣仪  审核/王笑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