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游戏app官网入口-爱游戏app手机版官网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发《玉韫·九州》书评
发布日期:2024-02-01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分享到:

  1月11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发了胡建升撰写的书评文章《美玉重绘万年中国》,向读者介绍并推荐了总社图书《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

2024.1.11《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发《玉韫·九州》书评.jpg

  书评链接:

  全文如下:

《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

美玉重绘万年中国

胡建升

  2023年1月,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第二部“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如期举行。2023年10月,展览同名图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式出版。

  出土国内最早玉器组合的小南山文化遗址,距今约10000年至9000年,其后,西辽河流域出现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红山文化;黄河下游出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黄河中游出现庙底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黄河上游出现齐家文化。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凌家滩文化与良渚文化;长江中游出现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中华大地呈现满天星斗式的区域文明发展现象,这些区域文明的文化遗存中都出土了精美玉器。

  “玉韫·九州”策展者不遗余力,汇集了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家文博单位的450余件精美玉器。作为同名图书,《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不仅收录了大部分上展文物,而且为了突显主题,还收录了部分未能参展的相关代表性文物。

  笔者认为,图书立足考古发现的玉器,视野宏大,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梳理考古出土玉器的历史发展线索。可谓一书在手,看遍中国考古出土的主要精美玉器实物。

  跟随书中6篇玉器领域知名专家撰写的学术兼具通俗的文章、多角度的精美图片、明白晓畅的导览性文字,读者可以来一次文化大旅行:漫步良渚文化,品味良渚先民的精神信仰——良渚神徽的无穷魅力;与肖家屋脊文化的玉神人展开精神对话;感受齐家文化玉器的大气浑然;见证陶寺文化的包容融合;遥想石峁古城的“琼室玉门”……让读者对史前中国形成框架性认识,理解中华文明是如何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趋势。

  无论是表示天体观念的玉器,如玉琮、玉璧;还是表示精神信仰的玉器,如玉龙、玉凤、玉虎等;还是政治权力表征的玉器类型,诸如玉圭、玉璋。笔者认为,玉石文化信仰是史前先民制造并使用诸多玉器种类的原因,这种信仰也成为根植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从时间角度看,玉石文化信仰有万年之久。从空间角度看,在夏商周之前,玉石文化信仰已经遍布于中国境内的东西南北中五方之中,成为中华先民用于表达自身精神文化特质的独特符号形式。

  展开图书,根据玉器出土的时间与地点,我们就可以勾勒出中国早期玉石文化信仰的发展脉络。笔者以为,中国史前玉文化发展有三大进程:第一为北玉南下,完成时间为距今10000年—6000年前;第二为东玉西传,完成时间为距今6000—4000年前,玉文化主要沿着黄河向西传播;第三为西玉东输,结合叶舒宪的《玄玉时代》可知,其大体完成时间为5500—3000年前,西部的鸳鸯玉、祁连山玉、马衔山玉、马鬃山玉以及和田玉,先后从西部地区输入中原地区,实现中原玉料的更新换代。

  《玉韫·九州》在展示仰韶文化晚期、客省庄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发展脉络方面,尤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力图揭示出距今5500—4000年间,中原文明在玉器文化方面取得的文化进展。

  总之,该图书集学术性、科学性、科普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重点聚焦“中国早期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充分利用考古出土玉器的文化文本,重新绘制中华文明起源的碰撞交融与文化聚合之流变,实证中国,意义重大。

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jpg

编辑/李宣仪  审核/王笑一

网站地图